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习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秋习俗作文1
今天是中秋节了,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姥爷家,我打了一会游戏,大家一起吃完晚饭后,我就和妈妈去看中秋节的月亮,我发现月亮非常亮,也非常的圆,我还发现月亮上有陨石碰撞形成的小黑点。
等我们看完月亮回来,姨妈打开了一盒月饼,我吃了一个,觉得月饼太甜了,都有点腻了,然后我把剩下的一点给妈妈了。后来又和哥哥下了一盘象棋,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今天是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的夜晚,我和姥姥妈妈来到了楼下,看见了有人提着大包小包匆匆忙忙的赶路,我想他们可能要回去跟亲人团圆。我抬头一望,看见了月亮,它像一个明镜,也像一个大月饼,还像一个大玉盘,金黄金黄的。这使我想到了嫦娥,玉兔,嫦娥正在梳妆,玉兔正在追它的影子呢。我们走着走着,发现月亮也跟着我走,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月亮不见了,于是我东张西望地看,忽然他又从两个树的中间冒出来,原来他是跟我们玩儿捉迷藏呀!今天是中秋节是大家团圆的日子,可是我们家没有团圆,因为爸爸没有回家,他在外地没有回来,可是月亮只有一个,我和爸爸都看着那轮明月就会想到对方的。诗中有一句话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现在我明白她的意思了。虽然我见不到爸爸,可是我想爸爸正在望着那轮明月思念我们,我也望着那轮明月思念爸爸。
中秋习俗作文2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的形式与意义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并有相关的祭祀的记载。在民间,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加之相关诗词的作用,中秋节更逐渐为人们重视。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关注,中秋节也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中国城乡各地,乃至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侨胞,中秋节这天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民间谚语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中秋节还有吃芋头的习俗。节日这天家家户户烹煮一锅蕃薯芋头,供家人食用。据说是感谢土地公公赐给穷人蕃薯芋头以解困之恩德。还有把吃芋头同元末汉人推翻元朝暴政联系起来。"芋艿"和"遇难"的谐音,吃芋艿不忘国家和民族的危难。
中秋游乐。在江南一带,因为江河湖泊纵横交错,"夜半湖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也是美事一桩。
中秋习俗作文3
就在前些天,老师让我们查找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回家翻看日历,我才知道今年的中秋节过些天就要到了。
记得去年中秋节的时候,妈妈曾告诉我,中秋节可以赏月、吃月饼、听传说、庆团圆。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虽然,今年的中秋节马上到了,这几天却一直阴雨蒙蒙,不过蒙蒙细雨却给中秋传说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嫦娥奔月让我想起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仙子;玉兔捣药让我想起了那可爱无比的小玉兔;吴刚伐桂让我想起了那广寒宫前的桂花树,不知道桂花树是否还那么枝繁叶茂,吴刚是否还在砍伐桂树,一直做着那种徒无功的苦差事……
老师曾讲,关于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全国各地各有各的习俗,地方特色也非常突出,听起来还挺好玩的呢,有趣极了。比如说,在福建浦城,女孩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要挂灯向月宫求吉兆;而在我们当地也有吃月饼、赏月等习俗……
这几天,连绵的细雨一直下个不停。看来,中秋之夜,想看到“白玉盘”好像是不可能了。不过那些美丽的传说我却一直念念不忘,因为我喜欢那些美丽的传说,更喜欢这个家家团圆的日子。我在想,大人们的想法应该和我是一样的吧,要不,您瞧,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挂着幸福而甜蜜的微笑。
中秋习俗作文4
中秋节对于大同人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奶奶家来说更是认真对待的,大姑二姑三姑统统都不能来,该回婆家的回婆家,该在自己家的就在自己家。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爷爷把阳台的灯打亮了。拿了个大托盘,里面放着月饼,葡萄,梨,桃,香蕉,西瓜,苹果等等,果爸给搬到阳台上,放好,问爷爷:“放这儿月亮看的到吧”,爷爷满意的点点头。奶奶负责给包饺子,爷爷非要给包个硬币,还非要在桌子上摆上五副碗筷,说是有大孙子的。饺子熟了每个碗里放三个饺子,果爸把果果碗里的饺子夹开,嘎嘎,果然看到硬币啦,嘿嘿,都说这小子有福,嘎嘎,妈妈真高兴,比自己吃到硬币还高兴。
果果出生,爷爷就托人给算命了,据说很不错,出生的时辰真是不错,妈妈也在网上用称骨算法帮果果算过命,很好,比妈妈的命还好,嘿嘿,这些都是大家的一种心情,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宝贝儿幸福,妈妈比起你瓜子仁儿阿姨,可差远了,你澎澎哥哥的名字,可是他们冒雨跑到雍和宫找人起的,嘿嘿。
话说远了,改天,妈妈好好把给你起名字的前前后后都记录一下,将来你上学了,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肯定会让大家讲讲自己名字的来历,到时候你就按妈妈给你写的说,嘿嘿,虽然有点儿迷信,但不乏智慧阿。
大同中秋节,还有很多放鞭炮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亮着阳台的灯,很有家的温馨。
中秋习俗作文5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全国各地也有不同,但是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吃月饼习俗最为普遍。
中秋节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借月饼寄托对团圆之意。
中秋习俗作文6
客家习俗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 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 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 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中秋习俗作文7
中秋节从20xx年起,与清明节、端午节一样,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讲到中秋节,自然想到的是赏月、吃饼、观潮了。那么,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它有哪些传说、哪些习俗、又有哪些著名诗词呢?那就让我们话说中秋吧!
古代,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记载。后来,贵族和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到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时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是中原居民自北向南大迁徙时期,在遭受战争离别之苦的人民,以月饼相赠,晚上赏月,取团圆之义。至明清,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国历书上,一年分四季,每季有三月,八月正是秋季之中,十五又是一月之中,八月十五,故名中秋。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吃着又圆又甜的月饼,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习俗作文8
提起中秋节,谁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嘛。可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却在农历的八月十六日。那么,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呢?吃月饼、赏月、和家人团聚……这些都已成为我们舟山人必不可少的习俗。
?在八月十六这一天,多数人家的餐桌上都会有一碗传统小菜“芋艿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传说在很早以前舟山人不知有芋艿,到后来食用芋艿,这中间与明爱国将领抗倭有关。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十六,琼州参将俞大猷奉命在舟山围歼倭寇,不料在离舟山不远的海面上遭到袭击。幸亏俞大猷指挥有方,将部队安全撤退到普陀山附近一个小岛驻扎,只是运粮船被倭寇劫走,吃饭成了问题,当时实行海禁,岛屿上居民已被强迫迁走,岛已变为荒岛,部队面临粮草断绝的困境。士兵们饿得发慌,遍地去找可吃之物,发现沼泽地里有种野生植物,根部长有球茎,于是便挖来煮着试吃。一吃味道很好,且又耐饥。俞大猷得知后发动大家都去采挖。就靠这种球茎,俞大猷的部队渡过了难关。所以俞大猷把这种不知名的食物取名为“遇难”。第二天,俞得到情报,那些枪粮的倭寇在普陀集结,设计水陆夹击大败倭寇,普陀山潮音洞畔到今留有纪念明将抗倭石刻,上镌“明嘉靖癸丑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督兵灭倭于此”字样。
舟山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习俗作文9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来历:
据说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原是帝王的礼制,后来达官文士也效仿,此风逐渐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秋节的传说: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节的习俗: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中秋习俗作文10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出国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习俗作文11
农历八月十五日,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美好的节日吧!没错,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们都知道他的来历吗?从前,有十个太阳把大地都烧焦了。后来有个叫后羿的人,就把九个太阳射下,之后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嫦娥。后羿靠打猎为生,王母娘娘送给就送给了一颗仙丹给后羿,他却把仙丹给了嫦娥,可是嫦娥被小人逼迫,无奈之下吃下了仙丹飘向了天空,以后人人都在怀念着嫦娥,就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摆好糕点,烧香祭拜。那天就是中秋节。
中秋节到了,我们都高兴极了。妈妈奶奶都把他们的拿手好戏展现出来。他们正准备团圆饭。奶奶先打开灶火,一勺油倒进锅里,烧的滚烫,然后放入食物,接着翻炒,放配料,最后装盘。这速度实在是惊人啊,时间慢慢地流逝,饭菜也一个个整齐地摆在桌上。闻到那香喷喷的美食,我的口水直流三千丈。拿到可口的饮料,我想美食配饮料,这才是绝配吧!“吃饭啰!”爸爸一阵吆喝。我一溜烟地冲上了桌边。像一个贪吃的小熊大吃特吃起来。一家人边吃边说,谈笑风声。真的快乐极了!
晚饭后,妈妈和奶奶在收拾碗筷,爷爷和爸爸在家门口的老树下乘凉,喝茶开心地聊天。我和哥哥,还有小玩伴在一起游戏。这时,月亮哥哥在天边露出了美丽的笑脸。并且把自己打扮的又帅气又美丽,还敢光明正大的升上来。“哇”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闪闪发光的月亮,赶紧拿出一盒月饼,还有其他美味的水果。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赏月。月亮就像一个白玉盘,我情不自禁地对着月亮朗诵起诗来。“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句诗词从我嘴里冒出来,感觉自己也像一个大诗人。
这是我过的最快乐的中秋节,希望下一个中秋节还能更加快乐!
中秋习俗作文12
中秋佳节来临,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会有中秋节这个传统习俗呢?让我给大家娓娓道来吧!
许多人都认为,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传说记载: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药之后,飞向了月亮。嫦娥此举是为了代替后羿受罪,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相传,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所以会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亮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来世人每逢中秋,不仅想登月与嫦娥一聚,还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的时候,会祈求男的早日登步蟾宫,高攀仙桂……女的则希望相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为节日来庆祝了。
另外有人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这本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中秋的由来,众说纷纭,你觉得哪一种才是最符合逻辑的呢?你又最喜欢哪一种呢?
中秋习俗作文13
每逢到了那天,奶奶就买来鸡鸭鱼肉用来祭灶,往上面贴圆形的红纸,往佛台前烧纸钱。佛台前摆着一对蜡烛,插着香,一团火在铁盆里燃烧着,奶奶则在一旁不断添纸,直到化为灰烬。屋里烟雾弥漫,可我们还得向佛祖磕头。
到了晚上,饥肠辘辘的我们迫不及待想吃月饼,由于爸妈今天休息,所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会有种兴奋洋溢的感觉。奶奶切开了一个大月饼,首先她把两份月饼摆在了灶台上,然后拜了拜,终于开始吃了…。。当我们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出去放纸灯了。
在中秋节放纸灯,是姐姐想的点子。这个程序,是一件十分烂漫的事情。奶奶拿出了几张五颜六色的大彩纸,她将厚厚的纸放在手中搓来搓去,让纸变得柔软起来,这样可以折起来方便些。我们在一旁马上拿出了蜡烛,点上了火,蜡烛便燃烧起来。心灵手巧的奶奶三下五除二就把纸折成了一只较大的船。我们接过纸船,往它的下面和侧面均匀地滴上了蜡烛油,然后将另外小巧玲珑的小杯子状的蜡烛放在了纸船的中间。一家人就到河边放起了纸船,火光照亮了纸船,在水中渐渐漂去,我们都闭上了眼睛,默默许愿……
之后我们聚在阳台上,望着夜空中的圆月,吃着月饼,说有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猜有关嫦娥的歇后语……。就这样,我渐渐地睡着了。
每一次的中秋节,都因为这些习俗而特别有意义!
中秋习俗作文14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习俗作文15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了每一年的八月十五了。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实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因为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当中的八月称为“仲秋”。
从古到今,客居他乡的游子常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祭月是重要的习俗之一。在古代,不光是皇帝有祭月的社制,平民老板姓也有祭月之风,只是到了后来就变成了赏月,祭祀变成了欢娱。在唐代时中秋赏月的风俗最为旺盛,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而且至今为止也还遗存着“拜月亭”、“望月楼”等的古迹。
不过在中秋来临的时候,让我们最难忘的还是和亲人朋友团聚所带来的温馨和祥和。
人与人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情愫往往能在风格迥异的节日意境中得以诠释。因此节日也就成为生活中一种特定的沟通公式。
中秋节往往少不了吃月饼,而月饼是有感情的,她带着浓浓的情意,给了我们思念的情怀。情谊的深厚是无法用物质或金钱的价值来衡量。
岁月的印记无法涂抹,时代的步伐难以停歇,生活中的感动也是无处不在,在中秋来临之即,去探望曾经给予你点滴帮助的朋友和亲人们。
最后在这里我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zuowen/huatizuowen/jierizuowen/2021-12-10 081818/661229.html